重走聯大路 續寫強國夢丨當先鋒書店遇到西南聯大(圖1)

  先鋒書店是南京的一張文化名片,來南京的文藝青年,都會被推薦去先鋒書店打卡。

  先鋒書店1996年創辦,除了在南京開設別具特色的分店外,還走出南京拓展文化版圖。近年來,先鋒書店在云南開設了六家分店:蒙自西南聯大先鋒書店、先鋒巍山崇正書院、香格里拉先鋒書店、怒江大峽谷先鋒書店、先鋒沙溪白族書局、先鋒會澤白霧書局。

  西南聯大先鋒書店于2023年開業,坐落于云南省紅河州蒙自市南湖湖畔,與一旁的西南聯大蒙自分校紀念館交相輝映。蒙自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小城,抗日戰爭期間,蒙自為西南聯大文法學院提供庇護。

  先鋒書店負責人張瑞峰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我們非常驚訝,蒙自的老城南湖一帶,(西南聯大)教師宿舍、女生宿舍,文獻資料里提到的很多東西都還保留著”。

  1937年,為守護國家高等教育火種,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戰火中堅持辦學。因昆明校舍不足,西南聯大決定將文學院、法商學院合并為“文法學院”遷往蒙自,又稱“西南聯大蒙自分校”。

  西南聯大蒙自分校在戰火中弦歌不輟,培養出眾多杰出人才。朱自清、陳寅恪、聞一多、吳宓、馮友蘭等人都曾在這里生活和工作。朱自清在散文《蒙自雜記》中寫道,“我在蒙自住過五個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過兩個月。我現在常常想起這個地方,特別是在人事繁忙的時候。”

  走進西南聯大先鋒書店,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眾多書籍隨著階梯向上蔓延排布,人們在書架旁駐足閱讀。書店被劃分為聯大主題圖書區、人文圖書走廊等五大核心功能區。書籍分類則由西南聯大主題區、地方文獻區等八大塊構成,圖書種類有一萬三千余種,共計三萬五千多冊。

  西南聯大先鋒書店緊緊圍繞“西南聯大”主題選購圖書,是藏書量和西南聯大相關藏書最多的一家先鋒書店。一方面,書店搜集西南聯大知識分子群像作品,譬如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聞一多、陳寅恪、馮友蘭、沈從文、汪曾祺等師生的作品。同時,書店也搜集西南聯大校史、圖史、訪談錄、紀錄片等記錄和研究西南聯大的稀缺史料,例如《西南聯大研究》《西南聯大在蒙自》《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西南聯大訪談錄》等。

  必一運動網站入口

  西南聯大先鋒書店店長段玉美介紹,西南聯大相關書籍占總量20%左右。這些書籍構成了一張立體的“聯大地圖”,讓讀者得以循著文字重走那段歲月。“書店會展出一些和西南聯大有關的名人書籍,這樣確實會讓我對西南聯大的印象更深刻。”讀者許欣說。

  如果說書籍是靜態的歷史載體,西南聯大先鋒書店開業至今舉辦的十余場西南聯大主題活動,則讓這段歷史在互動中“活”了起來。

  2023年3月的開業活動,是書店與西南聯大歷史的首次正式對話?!斑@是我們書店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活動?!倍斡衩勒f。當天,一百多位參與者擠滿了書店的活動空間,其中既有專程趕來的先鋒書店老讀者,也有蒙自當地市民和當地紅河學院的學生。

  在開業典禮之外,書店還舉辦了一系列西南聯大主題活動。原西南聯大總務長鄭天挺之孫鄭光,為讀者們帶來了“如何理解西南聯大精神”主題演講,并將珍藏多年的聞一多手跡贈送給了先鋒書店;大家還共同觀看了西南聯大主題紀錄片《九零后》,觀影結束后,紀錄片導演徐蓓,著名翻譯家、西南聯大外文系學生楊苡之女趙蘅,以及學者余斌也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對談;在“幾代人的聯大記憶”主題沙龍中,書店邀請“聯二代”趙蘅和趙明和、詩人于堅、學者余斌、導演徐蓓、學者王必昆分享不同時代、不同視角中的西南聯大。

  從學者講座到讀書分享,從紀錄片放映到詩歌朗誦,這些活動形式多樣,并且免費向公眾開放。未來,段玉美計劃和書店周邊的小學合作舉辦西南聯大主題的研學活動,邀請更多學生們走進西南聯大先鋒書店,了解西南聯大的歷史。

  在西南聯大先鋒書店,與書籍展架相對的,是文創展示區。文創產品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另一條紐帶。先鋒書店設計師團隊專為西南聯大先鋒書店打造的文創產品在此展示,這些文創產品以“年輕化、在地化”為原則,讓西南聯大元素自然融入現代生活。

  必一運動網站入口

  先鋒文創產品中心從2022年8月開始為西南聯大先鋒書店籌備文創產品,前后經歷了實地調研、查閱資料、頭腦風暴、產品設計、工廠打樣等多個環節。歷時半年,他們將腦海中的一個個靈感落地,設計出具有蒙自特色和西南聯大元素的原創文創產品?!拔覀儚?00多個創意中篩選出50余個西南聯大主題產品,加上少數民族風情、蒙自景點兩類,總計原創設計約80個文創產品。”設計團隊設計主管任澤華介紹道,他2018年加入先鋒書店,共參與過18家門店的文創設計。

  在西南聯大先鋒書店的文創產品中,有實用的書袋、裝飾性的擺件,也有承載情感的紀念物。因為四位設計師有不同的專業背景,還有兩位設計師初入團隊,“跨界”做文創,在設計過程中,團隊也有過不少“天馬行空”嘗試:比如設計師潘星君一開始想做圓形眼鏡造型的異形明信片,但因郵寄易損壞被否決;設計師錢仕捷還想過做PVC和亞克力材質相結合的小包掛件,但因工藝復雜、成本太高而放棄。“我覺得在先鋒書店工作每天都很有挑戰性,因為我們每一家店都想設計一些跟當地結合得更好的文創產品,讓產品更有意思而不是復制粘貼?!痹O計師錢仕捷說。

  在眾多文創中,“大師系列”布包是最受歡迎的產品。設計師潘星君選取陳寅恪、沈從文、梅貽琦、錢鐘書、朱自清五位聯大師生的形象,以簡約手繪風格呈現,印在帆布包上。特別的是,包的肩帶采用了民國時期受女學生們歡迎的“陰丹士林”色,肩帶上還印著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校訓?!拔蚁氚涯欠N年輕的精神傳遞出來。”潘星君說,“他們當年也是一群年輕人,為了理想來到蒙自,這種為理想奮斗、不畏艱險的勁兒,和現在的年輕人是相通的。”

  聞一多系列文創則展現了歷史人物的多面性。設計師周楚璇想突破傳統的“吶喊者”聞一多的單一形象,創作了卡通化的冰箱貼。這款“流沙冰箱貼”,晃動時,金色細沙會如“靈感”般在他頭像周圍流動,活靈活現地呈現了“靈感翻涌”的聞一多形象?!霸谒鸭Y料過程中,我發現聞一多也很幽默?!敝艹忉專拔蚁胱屇贻p人看到他嚴肅之外的一面?!边@款冰箱貼推出后,得到很多消費者的好評。

  為了讓更多消費者更便利地買到這些文創,團隊還在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的文創區開辟了一小塊展臺,出售部分西南聯大主題文創?!拔髂下摯笙蠕h書店的歷史文化性是最重的,我覺得文創作為一個小引子可以把文化傳遞給大家,讓消費者對這段歷史感興趣,自己再更多地了解西南聯大?!比螡扇A說。

  段玉美介紹,西南聯大先鋒書店開業至今客流量累計突破了150萬人次?!拔矣X得書店作為文化的載體,是歷史與當下的一個連接點?!蔽髂下摯笙蠕h書店用書籍、主題活動、文創產品構建了一個多維的文化空間。在這里,歷史不再是遙遠的故事,而是可觸摸的書籍、可參與的對話、可攜帶的記憶。

  當先鋒書店遇到西南聯大,從南京到蒙自,相隔兩千多公里,卻因對人文精神的堅守而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