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隆基綠能召開發布會推出Hi-MO X10輕質雙防組件,專為老舊廠房、輕量化彩鋼瓦、網架結構等低載荷屋頂研發,以“更輕、更省、更安心”的特性,助力行業進入“BC輕質”時代。

  在光伏普及的當下,仍有超30%的屋頂因荷載限制無法安裝光伏電站。這些業主雖期待綠色轉型,卻因高昂加固成本望而卻步。

破解屋頂光伏安裝難題 隆基綠能發布輕質“雙防”組件(圖1)

  隆基綠能分布式業務中國區總裁牛燕燕在發布會上表示,Hi-MO X10在輕量化、安裝效率、可靠性等維度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Hi-MO X10輕質雙防組件兼顧輕量化與高性能。組件僅重7.2KG/㎡,較常規組件減重30%+,以HPBC 2.0技術實現最高24.8%的轉化效率、組件最高功率560W,成為低載荷工商業屋頂優選。

  在重量方面,較常規雙玻TOPCon組件減重42%,萬平方米屋頂承重可降低34噸。據測算,其可解鎖全球10億㎡廠房屋頂的綠色能源潛力。成本方面,老舊屋頂常規加固成本達0.5元/W(萬平方米約50萬元),部分廠房因無法內部施工被迫放棄。Hi-MO X10憑借24.8%轉換效率(單塊功率提升140W),使BOS成本降低33%。工期方面,常規“加固+安裝”需42天,輕質組件僅需8~10天,大幅縮短改造周期。

  據介紹,Hi-MO X10輕質雙防組件結構進一步強化。背部工字形加強筋提升承載力增加50%,邊框加厚5%使機械強度提升20%,搭配50g/㎡加厚膠膜,可承受正面3600Pa、背面2400Pa載荷(抵御3.6米積雪或12級大風)。

  此外,其防起火、防遮擋能力也進一步提升。局部遮擋下熱斑溫度僅80℃+(TOPCon組件達180℃+),大幅降低起火風險。鑒衡測試顯示,HPBC 2.0組件在各類遮擋場景下背板溫度比TOPCon低7.43℃,減少安全隱患。

  據悉,全國首單案例已經落地重慶萬虎文創園,該項目是一個20年歷史的老舊廠房改造項目,其900kW電站采用Hi-MO X10后,總重量較常規組件減少40%。

  “以BC二代技術為核心,隆基已推出‘三防組件’等場景化產品,未來將持續開發差異化方案,精準匹配多元需求。”面對“531新政”與行業降本壓力,隆基綠能分布式事業群總裁蔣東宇表示,“可靠性優先于成本”。Hi-MO X10輕質雙防組件的推出,為低載荷屋頂提供了“輕量、高效、安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以技術創新加速“雙碳”目標落地,助力光伏行業向場景化、精細化升級。(原上)

  國家能源局7月31日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充電槍)總數已達到1610萬個。

  今年是中國啟動國家公園體制改革10周年,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實現從試點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協調、全面推進的歷史性轉變,取得明顯成效。

  31日,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發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興技術備選清單》297項,其中約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必一運動官網

  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兩項國際標準《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313部分:直流斷路器》和《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315部分:直流轉換開關》近日正式發布。

  復興油田首期石油2010.06萬噸、天然氣123.52億立方米探明地質儲量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評審,標志著我國四川盆地首個頁巖層系油田誕生。

  六方金剛石的形成條件極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難點在于高溫高壓下六方金剛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剛石,因此高溫高壓產物常以普通金剛石為主,而難以得到六方金剛石。

  當機器人不再只限于執行預設操作,而是能夠具備自主思考和判斷,具身智能或許將會很快在更多的社會生活場景中投入應用,為人類的未來社會開創更多可能性。

  當前,高校應以人民為中心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奮力構建以人工智能為支撐的人才自主培養新生態,為中國式現代化培養出更多高質量人才。

  “我們使用導航軟件時,經常用到的信號燈倒計時讀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傳’的實時位置服務數據實現的。“北斗+人形機器人”“北斗+農機”“北斗+打樁機”……北斗系統持續賦能千行百業,在多個領域實現深度應用與創新突破。

  7月30日15時49分,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八甲火箭”)托舉衛星互聯網低軌06組衛星直沖云霄,將其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科技浪潮下,僑界青年索華也帶來創業項目——基于燃氣低碳催化的粉末噴涂線研發和產業化,順應新能源與“雙碳”目標趨勢。

  中國國土南北跨越緯度近50度、東西跨經度60多度,帶來氣候多樣性,適宜不同品種的蔬菜、水果生長。答:“十四五”以來,在消費升級與供應鏈創新的雙重作用下,我國果蔬產業發生著諸多變化。

  面對激蕩的國際競爭局勢與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動擁抱變革,讓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充分澆灌產業創新的“廣闊田野”,方能贏得戰略主動、制勝未來。

  前不久,甘肅皋蘭什川古梨園系統、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復合養殖系統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統正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至此,我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數量增至25項,繼續領跑全球。

  29日12時11分,雙曲線一號遙十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搭載的恩施硒都山泉號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北京時間7月27日18時0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5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鳥類因誤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擊建筑物,被稱為“鳥撞”,是威脅鳥類種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前從江西銅鈸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自然保護區與井岡山大學蜘蛛生物學研究團隊開展蜘蛛資源本底調查中發現蜘蛛新物種——廣豐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生物鑰匙》上發表。

  近日,該中心與重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唐安軍教授團隊,在巫溪縣白果林場發現近危物種長葉山蘭,這是在陰條嶺發現的又一新紀錄種。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數字化健康管理成為一種新的生活風尚,幫助人們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但當人們對健康數據的關注逐漸演變為時刻緊盯、過度解讀時,這一數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慮,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被數據所“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