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陵山腹地到揚帆出海 鶴峰茶繪就“一帶一路”貿易新圖景(圖1)

  鶴峰,這個地處武陵山脈腹地的山區縣,用多年時間完成了一場從傳統產茶區到國際茶貿高地的華麗蛻變。

  8月23日,2025年中國恩施州大宗茶出海暨第七屆湖北鶴峰茶商大會將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盛大開幕,同時,恩施州大宗茶出海摩洛哥海外倉揭牌儀式也將在卡薩布蘭卡貝里希德鎮魯瓦薩園區舉行。必一運動(B·SPORT)這場盛會不僅是對鶴峰茶多年來國際化征程的全面總結,更標志著鶴峰縣茶產業全鏈條出海模式的逐步成型,繪就“一帶一路”貿易新圖景。

  從2018年首屆湖北鶴峰茶商大會舉辦至今,鶴峰茶產業成功跨越山海,從國內市場邁向國際舞臺。

  2018年,鶴峰縣雖然擁有近36.5萬畝茶園和近千家茶葉市場主體,但茶葉產量飛速增長與出口緩慢增長形成鮮明對比,轉型迫在眉睫,首屆茶商大會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每一屆茶商大會都標志著鶴峰茶產業的一次重要躍升。第一屆大會,首次國際簽約,打開塞內加爾、阿爾及利亞等市場;第二屆大會,中外客商在中國最美茶園木耳山見證了“萬里茶道茶源地”揭牌儀式,讓鶴峰茶深厚的歷史底蘊展現在世人面前,為其國際化進程增添了文化助力;第四屆大會,首次采取“云端”模式,邀請國內外2000多家茶商茶企共同領略萬里古茶道和鶴峰茶的魅力,打破地域限制,讓更多人了解到鶴峰茶的魅力;而到2024年第六屆大會時,國內外知名茶商現場簽約金額已達13.64億元,充分顯示了國際市場對鶴峰茶的認可。

  “是茶商大會讓我們的朋友圈越做越大。”鶴峰縣茶產業發展促進中心陳昌鴻拿起展架上的出口地圖,指尖劃過一個個紅點,“從阿爾及利亞到阿富汗,從東南亞到中東,現在已有7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喝到鶴峰茶。”

  “請各位品嘗這杯鶴峰硒茶,感受天然富硒的甘醇。”在湖北省青翠源茶業有限公司產品體驗區,茶藝師手中的玻璃杯里,茶葉舒展如雀舌,茶湯澄澈似琥珀。

  來自摩洛哥的采購商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眼中露出驚喜:“和我們的薄荷茶不一樣,但同樣讓人放松。”這一幕,正詮釋了鶴峰茶在國際市場持續走紅的“突圍”密碼。

  地處“北緯30黃金產茶帶”的鶴峰,茶樹在濕潤多霧的環境中積累了飽滿的芳香物質和氨基酸;坐落于全球唯一獨立硒礦床,長出的茶葉天然帶硒,茶湯里的微量元素成為打動海外消費者的“隱形名片”。

  2013年,鶴峰縣委、縣政府鼓勵創辦“有機茶”試點;2017年,鶴峰縣召開縣委全會,作出“爭創中國有機茶第一縣,打造百億茶產業”的決定,全面吹響茶葉“全域有機”發展的號角,縣財政每年安排4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茶產業向有機目標闊步邁進。

  匠心品質是鶴峰茶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8月7日,在鶴峰縣凱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現代化廠區內,7條智能化生產線開足馬力運轉,工人們爭分奪秒趕制一批來自摩洛哥的價值300萬美元的茶葉訂單。

  “今年上半年已完成1800萬美元出口額,現有訂單超400萬美元。”總經理鐘梅喜介紹。凱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自2019年落戶鶴峰縣走馬鎮以來,公司通過制定發布大宗出口茶質量標準和生產加工技術規程,帶動多家初制精制茶企配套升級生產設備,智能化、清潔化、標準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

  目前,鶴峰15家有出口權的茶企全部完成清潔化改造,10萬余畝有機茶園實現“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程可追溯,鶴峰政企上下一心,茶商抱團發展,共同堅守品質保障,也讓鶴峰茶在國際市場贏得了“干凈茶、健康茶”的口碑。

  鶴峰茶產業的國際化之路,是一條從低端原料輸出到高附加值品牌運營、從單一貿易往來到全產業鏈布局的轉型升級之路。

  產品升級是這一戰略轉型的首要突破口。早期,鶴峰茶主要以原料形式出口,利潤空間有限。2013年,當時還是大學生的劉玨參加“走進非洲”經貿活動時發現,國內售價20元/公斤的茶葉在摩洛哥超市卻漲了3倍。

  這一發現促使他決定在摩洛哥建廠,注冊自主品牌“SAHA”,直接面向終端市場。如今,湖北省青翠源茶業有限公司在摩洛哥的工廠已有8條生產線上半年帶動鶴峰茶葉出口創匯260萬美元。

  凱榮實業、鑫農集團等企業也先后在摩洛哥、法國等國家注冊了自主品牌,逐漸在國際市場建立起品牌影響力。

  為提升產業協同效率,鶴峰縣于2024年7月29日正式上線茶產業公共信息平臺。該平臺匯聚了23家規上茶企、7家物流企業及2家快遞企業,實現茶葉種植、加工、流通、銷售等全過程可追溯,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

  鶴茶集團作為鶴峰茶產業鏈的鏈主企業,通過平臺積極與全縣茶企對接,有效提升了整個產業鏈的綜合競爭力,實現了品牌聯動的營銷效應。

  海外倉布局標志著鶴峰茶產業國際化進入新階段。8月23日,恩施州大宗茶出海摩洛哥海外倉將正式揭牌啟用。

  “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貝里希德鎮魯瓦薩園區建設海外倉,實現鶴峰生產海外倉直發模式。在大幅縮短貨運周期的同時,降低運輸成本和資金風險。”湖北省青翠源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玨表示。

  “接下來,鶴峰縣將推動縣內東獅、龍豪、楚茶科技等茶企實現自營出口零的突破,助力凱榮、青翠源、鑫農等茶企進一步擴大出口規模。”陳昌鴻表示,2025年力爭出口創匯額突破6000萬美元,茶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到2027年底,全縣出口茶備案基地面積超過20萬畝,茶葉自營出口量達到1.6萬噸,向全國優質茶葉出口基地目標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