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名單發布 寧波5個先進典型上榜(圖1)

  7月31日,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發布,寧波5個先進典型上榜。

  其中,“暖暖的新家”困難家庭人居環境改善和社會融入支持項目、“新光大道”社區矯正對象社會融入志愿服務項目入選“最佳志愿服務項目”;鄞州區潘火街道香園社區、北侖區霞浦街道物流工業社區入選“最美志愿服務村(社區)”;寧波市總工會職工悅讀志愿服務大隊獲評“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這一成績的取得,與我市近年來持續推進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密不可分。據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出臺《關于推動寧波市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建立24家市直部門參與的社會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務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迭代升級“志愿浙江寧波We志愿”平臺等措施,全市志愿服務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最新統計顯示,全市注冊志愿者有222萬余人,注冊志愿服務組織1.7萬余個,累計服務時長突破9600萬小時。

  “暖暖的新家”困難家庭人居環境改善和社會融入支持項目由象山縣大旸公益慈善基金會于2021年5月發起實施,聚焦低保、低邊、殘疾、困境兒童等居住環境差、生活自信心不足且無能力改善生活的困難家庭,通過打造“暖暖家”、融入“暖暖家”、維系“暖暖家”等三方面服務,幫助其改善居住環境,重拾生活信心,融入社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暖暖的新家”項目已累計完成改造867戶,開展相關志愿服務10400余人次,實現寧波大市全覆蓋,并向麗水遂昌、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雷波縣等地推廣。項目獲2024年度全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新光大道”社區矯正對象社會融入志愿服務項目由寧波市北侖區紅領之家社會服務中心于2014年9月開始實施,以“去標簽、重幫扶、個性化”為方向,吸引矯正對象參與志愿服務,在服務中體現自我價值。所聯系的936名社區矯正對象脫管率、再犯罪率均為零,全部順利回歸社會。

  項目鏈接社會、社區資源,開展職業培訓、法律教育、心理咨詢、傳統文化等幫扶;定制36+企業崗位服務菜單,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新增專業技能。中心聯合全區18家黨建社會組織組建公益聯盟,出臺全國首部《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矯正服務標準指南》,紅領矯正模式入選浙江省新楓橋經驗100例,在全省復制推廣。

  鄞州區潘火街道香園社區秉承“最大的資源是人”的理念,以“了不起的鄰居”治理品牌為切入點,形成“以鄰聚鄰、以團帶團、以社促社”的“鄰團社”模式,構建全齡志愿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的格局。

  目前,社區共有志愿者4360人,占常住人口的62.2%,累計組建服務團隊26支,累計開設“四色共享”課堂1220場,覆蓋三分之二以上居民。社區孵化的社會組織“樂跑公益”已連續四年組織鄰里為四川省涼山州捐冬衣,發動25000多人次共同參與;連續三年開辦“少年軍校”,幫助110多個家庭解決暑期孩子托管難題。

  北侖區霞浦街道物流工業社區于2015年成立“紅螞蟻”志愿者隊伍,該隊伍以集卡司機黨員、骨干為主要力量,先后培育打造了“卡娃”托管班、司機幫幫團、紅螞蟻紅領集市等志愿服務項目。其中,“卡娃”托管班累計解決950名集卡司機子女托管問題,“家屬就業指導站”聯系周邊企業為362名司機家屬提供工作崗位。

  社區給予關心關愛的同時,幫助集卡司機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參與基層治理,共享發展成果。59名有固定住所的集卡司機編入社區“1+3+N”網格治理體系擔任微網格員,擇優選拔2位擔任社區“兼職委員”參與社區議事。依托集卡司機地緣優勢,推行“老鄉聯幫帶”模式,吸引1600余名過路集卡司機參與志愿服務。

  寧波市總工會職工悅讀志愿服務大隊創新打造“線上+線下”職工閱讀服務體系,累計服務企業5000余家、職工10萬余名。

  團隊挑選優質書單,制訂同讀計劃;開發“工惠悅讀”網上平臺,形成互動閱讀模式,現已吸引7.2萬名職工加入,累計打卡筆記400多萬條;開通“悅讀讓生活更美好”微信公眾號,發表職工讀后感,累計刊發文章1500余篇,點擊量近50萬次,并匯編成冊。線下依托五一廣場舉辦讀書活動100余場,成立18個志愿服務小組,服務2000余家職工書屋和百家“悅讀漂流”基地,開展“紅色走讀”等特色活動,用書香溫暖職工心靈。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17004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4076

  7月31日,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發布,寧波5個先進典型上榜。

  其中,“暖暖的新家”困難家庭人居環境改善和社會融入支持項目、“新光大道”社區矯正對象社會融入志愿服務項目入選“最佳志愿服務項目”;鄞州區潘火街道香園社區、北侖區霞浦街道物流工業社區入選“最美志愿服務村(社區)”;寧波市總工會職工悅讀志愿服務大隊獲評“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這一成績的取得,與我市近年來持續推進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密不可分。據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出臺《關于推動寧波市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建立24家市直部門參與的社會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務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迭代升級“志愿浙江寧波We志愿”平臺等措施,全市志愿服務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最新統計顯示,全市注冊志愿者有222萬余人,注冊志愿服務組織1.7萬余個,累計服務時長突破9600萬小時。

  “暖暖的新家”困難家庭人居環境改善和社會融入支持項目由象山縣大旸公益慈善基金會于2021年5月發起實施,聚焦低保、低邊、殘疾、困境兒童等居住環境差、生活自信心不足且無能力改善生活的困難家庭,通過打造“暖暖家”、融入“暖暖家”、維系“暖暖家”等三方面服務,幫助其改善居住環境,重拾生活信心,融入社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暖暖的新家”項目已累計完成改造867戶,開展相關志愿服務10400余人次,實現寧波大市全覆蓋,并向麗水遂昌、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雷波縣等地推廣。項目獲2024年度全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新光大道”社區矯正對象社會融入志愿服務項目由寧波市北侖區紅領之家社會服務中心于2014年9月開始實施,以“去標簽、重幫扶、個性化”為方向,吸引矯正對象參與志愿服務,在服務中體現自我價值。所聯系的936名社區矯正對象脫管率、再犯罪率均為零,全部順利回歸社會。

  項目鏈接社會、社區資源,開展職業培訓、法律教育、心理咨詢、傳統文化等幫扶;定制36+企業崗位服務菜單,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新增專業技能。中心聯合全區18家黨建社會組織組建公益聯盟,出臺全國首部《社會組織參與社區矯正服務標準指南》,紅領矯正模式入選浙江省新楓橋經驗100例,在全省復制推廣。

  鄞州區潘火街道香園社區秉承“最大的資源是人”的理念,以“了不起的鄰居”治理品牌為切入點,形成“以鄰聚鄰、以團帶團、以社促社”的“鄰團社”模式,構建全齡志愿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的格局。

  目前,社區共有志愿者4360人,占常住人口的62.2%,累計組建服務團隊26支,累計開設“四色共享”課堂1220場,覆蓋三分之二以上居民。社區孵化的社會組織“樂跑公益”已連續四年組織鄰里為四川省涼山州捐冬衣,發動25000多人次共同參與;連續三年開辦“少年軍校”,幫助110多個家庭解決暑期孩子托管難題。

  北侖區霞浦街道物流工業社區于2015年成立“紅螞蟻”志愿者隊伍,該隊伍以集卡司機黨員、骨干為主要力量,先后培育打造了“卡娃”托管班、司機幫幫團、紅螞蟻紅領集市等志愿服務項目。其中,“卡娃”托管班累計解決950名集卡司機子女托管問題,“家屬就業指導站”聯系周邊企業為362名司機家屬提供工作崗位。

  社區給予關心關愛的同時,幫助集卡司機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參與基層治理,共享發展成果。59名有固定住所的集卡司機編入社區“1+3+N”網格治理體系擔任微網格員,擇優選拔2位擔任社區“兼職委員”參與社區議事。依托集卡司機地緣優勢,推行“老鄉聯幫帶”模式,吸引1600余名過路集卡司機參與志愿服務。

  寧波市總工會職工悅讀志愿服務大隊創新打造“線上+線下”職工閱讀服務體系,累計服務企業5000余家、職工10萬余名。

  團隊挑選優質書單,制訂同讀計劃;開發“工惠悅讀”網上平臺,形成互動閱讀模式,現已吸引7.2萬名職工加入,累計打卡筆記400多萬條;開通“悅讀讓生活更美好”微信公眾號,發表職工讀后感,累計刊發文章1500余篇,點擊量近50萬次,并匯編成冊。線下依托五一廣場舉辦讀書活動100余場,成立18個志愿服務小組,服務2000余家職工書屋和百家“悅讀漂流”基地,開展“紅色走讀”等特色活動,用書香溫暖職工心靈。必一運動必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