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電影《731》全球首映式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電影講述了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在哈爾濱市平房區,秘密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細菌戰研究,大肆抓捕平民進行活體實驗。近日,總臺記者對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和罪證陳列館進行了探訪。電影中的場景和道具,都在現實中得到還原。
影片《731》中,對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的實驗室以及關押實驗對象的特設監獄進行了還原,而在現實中,必一運動這些設施正是七三一部隊最核心的秘密。
哈爾濱市侵華日軍細菌與毒氣戰史研究會副秘書長 金士成:因為七三一部隊的秘密中的秘密就是人體實驗和研制細菌武器。七三一部隊在1945年8月中旬提前得到命令,撤退的時候它來不及炸毀行政區和生活區,他首先選擇的就是炸毀他的實驗區,也就是四方樓。
記者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看到了被炸毀后的四方樓遺址,相關專家結合歷史照片和復原模型,向我們介紹了這座殺人魔窟的樣子。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副館長 高玉寶:它是一個口字形,長度大概是151米,寬度也是101.53米,然后通過中心走廊把3棟和5棟進行連接。另外在這兩個空間內部還有2棟特殊的建筑,那就是7號監獄和8號監獄,用來關押被實驗者的。大的房間有那么兩個,通過中間走廊分開左右,包括這面有一些小的房間的存在。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李陳奇:如果需要做人體實驗的時候,特別是活體解剖的時候,他們到大房間來提人,提走了之后做活體解剖實驗,沒有死的人需要回來觀察的,放小房間里觀察,如果放大房間里有兩個后果,我想一個是造成恐慌,我被做人體實驗了,他要說出來造成恐慌,另外說給他打上細菌以后,他要傳染給別人,所以說關到小房間里。
2014年5月,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四方樓和特設監獄遺址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古和發掘,出土了包括鐵器、銅器、玻璃器、陶瓷制品等1000余件遺物,如今在遺址內,我們仍然能看到部分七三一部隊曾使用過的實驗器材。專家介紹,在潰逃前夕為了毀滅罪證,除了對相關實驗器材和資料進行銷毀,七三一部隊還將特設監獄內關押的被實驗者殘忍殺害。四方樓作為進行細菌研究和人體實驗的最主要場所,盡管經歷爆破和焚燒,四方樓的斷壁殘垣還是忠實記錄下了七三一部隊的累累罪行。
金士成:七三一部隊在四方樓先后從事了炭疽實驗、鼻疽實驗、鼠疫實驗、結核實驗、病理實驗、毒氣實驗、凍傷實驗等50余種的實驗方式,四方樓里進行人體實驗的數據也會第一時間運往日本的陸軍軍醫學校,讓沒有來七三一部隊的那些軍醫也進行實驗數據的共享和研究。其實人體實驗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研制和開發大規模的細菌武器,最終是實施細菌戰為侵華戰爭服務。
除了對四方樓和特設監獄等場景進行還原,電影《731》中出現的防毒面具、手術器械等道具也并非虛構,它們的原型均藏于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在電影《731》一款海報中,防毒面具成為主元素,在影片中,也出現了戴著防毒面具的七三一部隊成員。這款道具的原型,現藏于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副館長 張陽:這些防毒面具就是從哈爾濱市平房區征集而來,它是人面造型,然后在鼻子處有軟管,下面是空氣過濾器。他們進行實驗的時候,七三一部隊隊員為了不被感染都要使用這樣的防毒面具。
除毒氣實驗外,七三一部隊還曾在四方樓內進行過鼠疫菌實驗、凍傷實驗,以及人體活體解剖等。那么七三一部隊的被實驗者是怎么來的呢?
張陽:通過特別移送的方式,特別移送是日本關東憲兵隊、警察局、特務機關和七三一部隊共同參與的殺人計劃。被特別移送的這些人,他們都是國際抗日反帝情報組織成員,抗日反滿志士,他們都是通過日本憲兵隊在經過各種程序之后,通過這樣的專用囚車送到哈爾濱火車站,然后再運送到七三一部隊。1997年的時候,我館研究學者在黑龍江省檔案館和吉林省檔案館發現了特別移送檔案。
哈爾濱市侵華日軍細菌與毒氣戰史研究會副秘書長 金士成:凡是以特別移送的方式送出來的人,后果只有一個,就是被用于人體實驗。通過對審判材料特別移送檔案口述證言的整理,可以確定被送到七三一部隊四方樓里的受害者有1549人。
為揭露罪行,研究人員歷經數十年艱辛尋證、跨國取證和持續考古發掘,現已獲取大量七三一部隊進行實體實驗以及研究和實施細菌戰的罪證,再加上27處現存七三一部隊遺址,共同構成了相互印證、真實完整的閉環罪證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