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運動必一運動

2025年世界熱點國家軍事力量分析(圖1)

  近期發生軍事沖突的國家,從軍事力量形態上恰好是幾個不同種類軍事力量的典型。

  傳統軍事強國,除武裝力量規模和裝備水平較高以外,還具有較強的軍事工業和國防動員能力。擁有此類軍事力量的國家數量不多,且各個國家之間亦有水平差異,但總體而言并非其他國家的軍事能力所能相比。

  武裝力量持續衰落,即便不考慮俄烏沖突對于烏克蘭軍事力量造成的毀滅性打擊,烏克蘭在獨立后武裝力量的發展趨勢也是呈現持續收縮狀態,從擁有遠程轟炸機和大規模機械化部隊、具備陸海空裝備生產能力到武裝力量幾乎“殘廢”、裝備只能靠蘇聯時代庫存和別國提供也不過用了三十年。蘇聯的加盟國獨立后此類狀況并非個例,同時一些歐洲國家也有這種發展趨勢,日后這些國家恢復過去的軍事能力也幾乎沒有可能。

  存在嚴重缺陷的區域性軍事強國。印度擁有規模龐大的陸海空作戰力量,但裝備水平一般、對外依賴程度高、武裝力量合成化程度低,并缺乏遠程打擊能力(既沒有戰略轟炸機,也缺乏遠程彈道導彈)。同時,印度始終難以建立起有效的軍事工業,其國產武器裝備往往研發時間長、生產不穩定,這導致印度不得不依賴進口武器裝備,造成裝備建設不穩定、制約了作戰能力的形成和發揮。

  裝備來源渠道單一的普通軍事能力國家。巴基斯坦軍隊目前呈現軍事裝備來源渠道相對單一的局面,以往巴基斯坦可以從美國、歐洲國家、獨聯體國家引進武器,但由于國際形勢變化和巴基斯坦軍事力量發展的要求,中國正在成為巴基斯坦引進武器裝備的絕對途徑。由于國家基本實體規模有限,巴基斯坦軍隊的規模和質量都很一般,在與印度的對抗中基本只能靠裝備技術優勢取得主動。

  泰國:裝備來源渠道多元化的普通軍事能力國家。泰國的軍事力量建設雖然同樣依賴于中國,但由于泰國面臨的外部環境相對寬松,因此泰國軍隊的武器裝備來源渠道更多、主戰裝備則可以從國際市場上“貨比三家”。而這種武器進口渠道上的多元化,也能讓泰國軍隊密切與不同軍事強國的聯系、使其擁有了與不同軍事強國的武裝力量聯訓聯演的機會,這可以讓泰國軍隊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較好的訓練水平和戰術思想的持續更新。

  柬埔寨:軍事能力相對有限的國家。與絕大多數中小國家一樣,柬埔寨的武裝力量規模小、發展偏門(幾乎沒有空軍,海軍只有小型艦船)、裝備和訓練水平都比較差,僅能夠執行非常有限的作戰任務。這種武裝力量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維持性”的存在,而一旦直面軍事沖突,其弱點會暴露無遺、并會蒙受相對慘重的代價。

  非典型性區域軍事強國。之所以說以色列的軍事能力有“非典型性”,其一是因為通常的區域軍事強國都更注重防御、而以色列國防軍則是侵略擴張的工具,另一方面是因為由于其面對的對手軍事化水平較低而致使以色列軍隊相當“治安戰”化、執行與正規軍事力量正面對抗的能力存疑。